隨著質譜儀技術的不斷發展,為人類生活帶來了積極的影響。它被用作環境監測領域的在線單顆粒氣溶膠質譜儀,能夠在幾秒內測量出空氣中的幾百種污染物,幾小時便可獲得某監測點PM2.5中的汽車尾氣占比。隨著該領域的不斷發展進步,在不久的將來,在線質譜儀一定會進一步走入人們的視野,為人類做貢獻。
儀器的主要裝置放在真空中。將物質氣化、電離成離子束,經電壓加速和聚焦,然后通過磁場電場區,不同質量的離子受到磁場電場的偏轉不同,聚焦在不同的位置,從而獲得不同同位素的質量譜。質譜方法最早于1913年由J.J.湯姆孫確定,以后經F.W.阿斯頓等人改進完善。現代質譜儀經過不斷改進,仍然利用電磁學原理,使離子束按荷質比分離。質譜儀的性能指標是它的分辨率,如果質譜儀恰能分辨質量m和m+Δm,分辨率定義為m/Δm。現代質譜儀的分辨率達105~106量級,可測量原子質量精確到小數點后7位數字。
質譜儀重要的應用是分離同位素并測定它們的原子質量及相對豐度。測定原子質量的精度超過化學測量方法,大約2/3以上的原子的精確質量是用質譜方法測定的。由于質量和能量的當量關系,由此可得到有關核結構與核結合能的知識。對于可通過礦石中提取的放射性衰變產物元素的分析測量,可確定礦石的地質年代。質譜方法還可用于有機化學分析,特別是微量雜質分析,測量分子的分子量,為確定化合物的分子式和分子結構提供可靠的依據。由于化合物有著像指紋一樣的*質譜,質譜儀在工業生產中也得到廣泛應用。